電書朝代中文電子書店:書市話題:出版相關
再談出版的原因、機會和管道
2017 年 12 月:我們在 2014 年二月刊出了一篇文章,題為「出版的原因、機會和管道」。在那篇文章中,我們引用了關於 2013 年台灣出版趨勢的報導,以及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的成功要素,提供了一些對於推廣出版和閱讀的看法。當然,出於我們自己的工作背景,這裡的「出版和閱讀」是同時包括紙本書和電子書而言的。
我們當時這樣寫:「如果真要推廣出版和閱讀,就必須增加出版的機會和管道,同時促進閱讀的便利與普及。前者的關鍵在於讓作者有大量的機會出版,多元的管道推銷,而又能保證作品的品質。後者的關鍵則在於讓讀者有大量的機會買書,價格低廉而內容多元的作品選擇,而又能透過心得分享而對作品的品質進行監督。」
我們進一步指出,作者想出版作品不一定要透過傳統大型出版社。其雖然有值得也必須尊敬的名聲,以及廣泛暢通的銷售管道,卻因為種種經濟上的考量而無法讓所有作者獲得出版的機會,更無法壓低作品價格,推廣多元內容,讓讀者方便購書。
反觀電子書,在國際上的出版潮流一度浩浩蕩蕩,威不可當,如今卻有逐漸平緩的趨勢。我們分析:「(亞馬遜網路書店之所以成功,)不只是因為其為所有作者提供了出版和銷售的管道,更是因為這個管道是免費的,只要作者遵從基本的排版格式,就可以上載並銷售作品。當然作品的品質優劣不定,作者自己也得負責編輯設計,但是這樣一個自由而普及的管道向作者完全開放,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接受市場的考驗。」
重點在於:「市場的考驗對作者產生激勵,出版作品的多元化和低廉價格也是讀者的福音。大家都知道電子書出版的成本比紙本書低廉許多,但是市場的考驗強迫作者出版更精緻的作品,這方面就需要作者自己花錢聘請專業的封面設計、編輯和排版人員,進而促進了出版業其他領域的發展。亞馬遜網路書店出版的電子書何止千萬種,價格也普遍公道,然而只要是品質精良,內容紮實,再貴的書也有人買。如果品質粗劣,內容乏善可陳,那麼再便宜的書也不會有人買。」
在 2017 年底的今天回顧,亞馬遜網路書店促成了「書籍商品化」的「成就」,見仁見智。乍看之下,許多作者本身就是創業者(即所謂的authorpreneur),網路上介紹作者如何推廣促銷作品的文章也比比皆是,這彷彿讓許多作者成了生意人,每天計較的就是賣書賺錢,因而為少數「自命清高」的同行所不齒。亞馬遜網路書店同時受到許多傳統和(或)獨立書店圍攻,認為其只追逐「銅臭」,而忽略、減損、甚至毀滅了這類書店作為社群文化催生、維護乃至於捍衛者的地位。
平心而論,誰也不能否認的是,無論是作者或讀者,甚至出版者,沒有錢都活不下去。作者和出版者要養家餬口就得拼命推銷自己的作品,讀者能省下幾塊錢則對生活品質不無小補。錢,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我們不妨坦然面對「為五斗米折腰」的必要性,卻也無須譏嘲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堅持。這兩者之間,本來就不是黑與白、零與一的極端對立,反而要尊重個人風格和品味,同時針對每個特例做出彈性的選擇和調適。
因此,我們的看法是:無論是傳統出版、自費出版、個人出版社或電子書的出版,只要能為作者提供更多優秀的發聲管道,更能為讀者提供方便而多元的購書管道,就值得考慮並尊重。要推廣創作、出版和閱讀,讓「購書、看書和談書三者都方便,直接推動閱讀潮流,使文學的吸收和分享成為一種可親的日常活動」,就需要一個公開、透明而平價的網路平台,足以充份提供出版機會,保證出版作品的品質和多元化,建立便利的銷售機制,壓低作品價格,同時盡力推廣作品的閱讀和分享。
這樣的網路平台有沒有呢?有。能賺大錢嗎?就當前現實而言大概還不行。作者們一代代崛起,追求發聲管道,強調吸引眼球,爭取讀者互動,對自己的權益更堅持爭取和保護,這是一件好事。然而作者對作品投下無數心血,或許還有經濟上的投資,因此不免重視短期的投資報酬率,這固然無可厚非,卻也無可奈何。如果作者進一步要求這樣的網路平台接管傳統出版社的角色,保證特定作品的無限推廣和銷售佳績,那也是做不到的,因為單純的市場機制強調公平競爭,作品投入市場就得面臨均等的無情考驗。
就讀者而言,當前網路上優秀且免費的作品何其多,更別提那各式各樣的影音媒體,無數的精彩內容都在搶奪讀者的寶貴時間和精力。我們都知道讀者希望看到原創、多元且物美價廉的作品,但是這樣的作品要能接觸到讀者,就需要上述網路平台和作者本身的合力推廣,乃至於有心讀者的協助提倡。值得肯定的是,我們的讀者越來越重視原創的價值,也願意花錢支持優秀的原創作品並尊重其價位,然而品質是要用過才能肯定的,眾多商品在口說無憑的基礎上,往往只能靠壓價來爭取青睞,這同樣是無可厚非卻也無可奈何的一件事。
至此,我們想起一句中文諺語:「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同時卻又想到一句英文諺語:You never know until you give it a go。如果拒絕開放,害怕競爭,就等於閉鎖了市場出路,自棄於象牙塔中。如果不嘗試,就不知道是否可能。如果不堅持,就永遠不會看到結果。可以肯定的是,必須提供一個公開、透明而平價的出版管道,出版才有可能發揮到極致,創作和閱讀也能獲得無限的推廣和鼓勵。重要的在於有那個管道,更有那個選擇的機會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