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登入] [免費註冊]

電書朝代:維多利亞州「多元文化卓越獎:多元文化行銷獎」得主(澳大利亞)

臉書專頁 推特專頁 部落格 新浪微博 訂閱電子報 書目下載 (PDF)

 
   

電書朝代中文電子書店:書市話題:出版相關

談出版的原因、機會和管道

 

近日在網路上看見蕃薯藤新聞的報導〈2013 台灣出版趨勢 個人出版風氣盛〉,其中有許多寶貴的數據。報導指出,根據台灣國家圖書館提供的資訊,台灣在 2013 年有多達 5117 家出版社(機構),比前一年增加 32 家,申請國際標準書號 (ISBN) 的新書則有四萬多種。在這許多出版機構當中,個人出版社有 747 家,共出版 944 種新書,以學術著作、回憶錄和文學類創作居多。

報導進一步指出,在出版新書類別方面,文學和小說圖書類還是居多,約 8500 種,佔 2013 年台灣新書種數的 20%,適合學齡和青少年閱讀的書種也有增加的趨勢。與此同時,台灣出版的國外翻譯讀物佔全部新書種數的 22%,其中,來自日本的翻譯書又佔 50% 以上。

讓我們特別注意的是報導中的這句話:「相較於國際電子書蓬勃發展,台灣出版電子書的腳步仍相當緩慢,去 (2013) 年各界透過國家圖書館電子書送存閱讀服務系統 (EPS) 申請國際標準書號的電子書達 1183 種,佔全年所有新書出版種數不到 3%,值得官方重視。」報導並在一開頭就確切指出這個比例其實是 2.8%,又說這「亟待跟上國際潮流」。

值得欣喜的是台灣的國家圖書館和媒體注重出版,也願意投入人力、資金和時間來進行相關調查、統計、報導,鼓勵全民參與並關注出版事業。然而我們想借花獻佛,藉此機會提出幾項關於出版的建議,供各界參考,並請不吝指正。

首先是出版的原因。對於作者來說,出版作品最重要的原因不是為了賺大錢,而是要分享自己的文學聲音,也就是找到讀者,並且有機會和讀者溝通。如果這個原因值得肯定,那麼出版的方式就應該包括各種可能,只要有機會和管道,就應該全力以赴。

台灣的紙本書品質精良,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自然也成為作者最為努力的方向,值得堅持追求。除此之外,感謝網路的發達與普及,電子書的出版也是機會和管道之一。這方面不是為了「跟上國際潮流」,也不一定「值得官方重視」,主要只是為作者提供一個發聲的途徑。

以美國的亞馬遜網路書店為例,其之所以成功,不只是因為其為所有作者提供了出版和銷售的管道,更是因為這個管道是免費的,只要作者遵從基本的排板格式,就可以上載並銷售作品。當然作品的品質優劣不定,自己也得負責編輯設計,但是這樣一個自由而普及的管道向作者完全開放,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接受市場的考驗。

市場的考驗對作者產生激勵,出版作品的多元化和低廉價格也是讀者的福音。大家都知道電子書出版的成本比紙本書低廉許多,但是市場的考驗強迫作者出版更精緻的作品,這方面就需要作者自己花錢聘請專業的封面設計、編輯和排版人員,進而促進了出版業其他領域的發展。亞馬遜網路書店出版的電子書何止千萬種,價格也普遍公道,然而只要是品質精良、內容紮實,再貴的書也有人買。如果品質粗劣,內容乏善可陳,那麼再便宜的書也不會有人買。

亞馬遜網路書店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為讀者提供了迅速而便利的購書管道,這方面當然和電子書的製作有關。由於是電子檔案,硬體和軟體載具也容易獲得,讀者用滑鼠輕輕一點,購買的作品就立刻呈現在眼前。讀者同時有機會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供他人參考。整體而言,購書、看書和談書三者都方便,直接推動了閱讀潮流,使文學的吸收和分享成為一種可親的日常活動。

反觀台灣,且不談「值得官方重視」或「跟上國際潮流」,如果真的要推廣出版和閱讀,就必須增加出版的機會和管道,同時促進閱讀的便利與普及。前者的關鍵在於讓作者有大量的機會出版,多元的管道推銷,而又能保證作品的品質。後者的關鍵則在於讓讀者有大量的機會買書,價格低廉而內容多元的作品選擇,而又能透過心得分享而對作品的品質進行監督。

要同時達到這樣的雙重目的,傳統紙本書出版顯然是不夠的,因為出版社有經濟上的考量,無法讓所有作者獲得出版的機會,更沒有足夠的人力、資金和時間來確定每一部出版作品的品質,進一步運用各種管道加以推廣。傳統的出版管道因為有印刷、倉儲、運銷等問題,更無法壓低作品價格,推廣多元內容,讓讀者方便購書。

然而即使是採用電子書形式,出版相關人員的重要性更是與日俱增。如同所謂的「國際潮流」所顯示,市場考驗成為作品成功與否的最重要決定因素。如果沒有出版相關人員(如封面設計、編輯和排版)的奉獻和監督,任何作品都不能維持優秀的品質。

在這裡強調的是「出版相關人員」,那麼出版社呢?上文引述的新聞報導指出台灣的個人出版風氣盛行,這不只是作者的自費出版,也包括了個人出版社的增加,充份顯示了作者想出版作品不一定要透過傳統大型出版社。

傳統大型出版社的名聲值得也必須尊敬,其廣泛暢通的銷售管道也不容忽視。然而在出版機會和價格方面,自費出版、個人出版社和電子書的出版都能為作者提供更多優秀的發聲管道,更能為讀者提供低價、方面而多元的購書管道。

最後來說說電子書在台灣的出版、銷售和推廣,這方面需要出版社、作者和讀者同時改變對於傳統紙本書的堅持觀念,套個比喻,羅馬當然不是一天所能造成。儘管如此,如果有類似亞馬遜網路書店那樣的網路平台,足以充份提供出版機會,保證出版作品的品質和多元化,建立便利的銷售機制,壓低作品價格,同時盡力推廣作品的創作、閱讀和分享,則必定能協助改變出版社、作者和讀者的傳統觀念,沿用上面的比喻,羅馬的終於建成也不是一件難事,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我們衷心祝願這樣的網路平台能順利存在並成功。

Image thanks to: "Self-publishing to transform book industry"

 
 

電書朝代:維多利亞州「多元文化卓越獎:多元文化行銷獎」得主(澳大利亞)

創作獨立,出版自由!

[關於電書朝代][服務項目][合作夥伴][常見問題][聯絡我們]

電書朝代為澳大利亞 Solid Software Pty Ltd 所經營擁有。Copyright © 2019 eBookDynasty.net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