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璀璨的人類歷史長河中,幾乎所有的種族文化、宗教信仰都有傑出的預言作品傳世,如《聖經》的《啟示錄》、如諾特達姆 (Michel de Nostredame) 的《百詩集》(Les Propheties)。
在中國,據說由唐代李淳風和袁天綱編撰的《推背圖》無疑是最受關注的一部預言作品。經檢驗有效的智者預言,是屬於全人類的文化遺產,應力所能及地予以開發以造福全人類。
預言可說是一種最超負荷的語言,通常以特定的哲學符號和方法,加上典故、成語、謎語等文學修辭手法,把海量的信息壓縮到非常短的詩句上。中國古代預言家往往以中國古代哲學的理論體系進行思考和表達,並以相應的哲學符號和方法實現預言的高負荷濃縮和信息隱蔽。
因此,需要對中國古代哲學自成體系的符號和方法有透徹的理解,才能有效地進入中國古代預言家的思維空間,從而找到解譯預言信息的關鍵鑰匙。另外,預言作品是一種極端信息不對稱的表達,無法對其進行可逆式的解讀,但是發揮多維學科的想像力會有助於挖掘這些預言的信息。當有更多的各種知識背景人士參與古代預言的開發時,必定會產生更多驚人的知識爆炸點。
對古代預言的研究探索,每每觸及到目前人類已知/未知知識的邊界,每個知識點的突破都能夠產生對人類不可估量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