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几乎所有的种族文化、宗教信仰都有杰出的预言作品传世,如《圣经》的《启示录》、如诺特达姆 (Michel de Nostredame) 的《百诗集》(Les Propheties)。
在中国,据说由唐代李淳风和袁天纲编撰的《推背图》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一部预言作品。经检验有效的智者预言,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应力所能及地予以开发以造福全人类。
预言可说是一种最超负荷的语言,通常以特定的哲学符号和方法,加上典故、成语、谜语等文学修辞手法,把海量的信息压缩到非常短的诗句上。中国古代预言家往往以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体系进行思考和表达,并以相应的哲学符号和方法实现预言的高负荷浓缩和信息隐蔽。
因此,需要对中国古代哲学自成体系的符号和方法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有效地进入中国古代预言家的思维空间,从而找到解释语言信息的关键钥匙。另外,预言作品是一种极端信息不对称的表达,无法对其进行可逆式的解读,但是发挥多维学科的想象力会有助于挖掘这些预言的信息。当有更多的各种知识背景人士参与古代预言的开发时,必定会产生更多惊人的知识爆炸点。
对古代预言的研究探索,每每触及到目前人类已知/未知知识的边界,每个知识点的突破都能够产生对人类不可估量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