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促进了书籍的流通、推广和购买,而随著网络使用人口的暴增,我们也经常看见爱书的读者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如果言之成理,广受好评,也能反过来捧红一本书。
其实大部份读者写的也就是读书心得或读後感,真正能称之为 “书评” 的作品非常少。一篇好的书评不但能帮助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了解一本书,更能用客观而合理的文句吸引那些原本没有兴趣的读者的注意,导引他们反思自己读书的态度,进而培养读书的品味。好的书评多半都有优美通畅的文句,本身就是一篇引人入胜的创作,其不必满篇都是评家的 “我,我,我”,却能让人一目了然评家本身的文学修养和深刻。
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书评的地位更为重要。澳大利亚书评家凯芮葛丝沃西 (Kerryn Goldsworthy) 曾经指出,文学界中有四种书评,分别是 “好的正评”、“好的负评”、“坏的正评” 和 “坏的负评”。就前两者而言,不管评家对於一本书的评价是正是负,要写出好的书评,首先就得仔细透彻地读完整本书,对书的主题有深入了解,然後运用创作技巧和文学知识对这本书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反观 “坏的正评” 虽然对一本书做出正面的评价,本身却是一篇糟糕至极的评论。至於 “坏的负评”,那就不用说了,在网络上看见这种评论只会污了读者的眼。
重要的是,不管那些自以为是的网络评家想捧红一本书还是将其贬抑得一文不值,要写一篇坏的书评实在很容易:首先就是把书随便翻一翻,然後只凭一己之见,趾高气昂地提出一些论断,因为没有好好看书而在引用的时候百般出错,甚至利用批评这本书的机会大力推销自己心仪的其他作家、作品或论调。擅长写坏书评的评家也喜欢在作品中吹捧自己的成就,誇张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心情,乱开只有自己懂得的玩笑,而丝毫不区分自己的偏见和客观的事实。在这方面最厉害的评家可以透过书评对作者进行人身攻击,一刀捅下去毫不见血,反正自己写得淋漓痛快,哪管别人的创作心血就此毁於一旦。
读者看到这里会问:好的书评应该怎麽写?作为网络时代的评家,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评家,尽情推销自己心爱的作品,同时又能提升自己的网络名气和创作水準?葛丝沃西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对书评的读者负责:好的评家应该要正确描述书的内容,实话实说,文字兼具资讯性和娱乐性。
二、对可能接触书评的读者负责:好的评家不应该误导读者,如果评论的书实在不值得读,也能诚实地帮读者省钱。
三、对书的作者和编辑负责:好的评家绝对会小心阅读每一本书,下笔时也会仔细谨慎,绝不扭曲或误解书的任何内容,也绝不恶意中伤作者和编辑。
四、对请你写书评的人负责(一):许多人写书评也许只为了单纯分享,而不一定要对谁负责,然而评家在发表书评的时候,心目中必定有至少一个的读者,那就是值得负责的对象了。好的评家能负担起读者的信任,文字清晰而有条理,言之有物,不只是凑字数,也不单纯想吸引眼球。
五、对请你写书评的人负责(二):如果你有幸受到邀请而撰写书评,那就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向对方證明你的才华和学养。
六、对发表的平台或管道负责:不管是运用自己的网站或博客,好的评家都能尊重发表平台或管道所提出的创作或评论原则,不进行人身攻击,不当网络或平面媒体怪兽,不提供可能触犯法律的文字,不恶意给对方惹麻烦。
七、对整体的文学风气负责:好的评家愿意用自己的评论提升社会大众的文艺素养,为书香社会的建立做出贡献,而不是用自己的文字垃圾来污染读者的心灵。
八、对你自己负责:好的评家能尽心维持自己的职业和道德水準,不因为自己对一本书的偏见而故意给负评,更不因为自己对一本书的好感而刻意给正评(特别是在自己和书的作者相熟的时候)。好的评家不做违心之言,最重要的是不以自己为重,不卑不亢。毕竟书评的目的在於让读者看书,而不是看你。
在葛丝沃西的建议之馀,我们还有几点补充。要做一个好的评家,首先当然还是要看完自己要评论的书,在写书评的时候也要著重於评论和分析,而不是单纯地提供剧情大纲和读後感。多参考别人对於同一本书的评论,却不要照抄或剽窃别人的内容。你可以解释自己为什麽喜欢或痛恨这本书,在讚扬或批评的时候却要保持专业、客观而公平的态度,就事论事,实话实说。
最重要的一点是:千万不要在书评中洩漏故事的重要情节或结局!不要单单用一句 “本篇有雷” 的警告来了事——评家的责任在於引领读者看书,而不是让他们偷懒省事,知道结局之後就连书都不看了!
Image thanks to: "How important are book revi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