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书朝代:领先中文电子书出版的潮流

新浪微博 噗浪专页 脸书专页 推特专页 博客 订阅电子报

     
简体中文站
     
         
电书朝代
> 回到首页
> 回到作家特写
 
电子书分类
> 文学小说
> 散文评论
> 人文科普
> 风格养生
> 家庭亲子
> 专业职涯
 
读者须知
> 订购方式
 
作者须知
> 出版方式
 
电书朝代接受线上付款
 
电书朝代:作家特写:李宗仪
   

在美国加州东湾核桃溪市有个名叫 Rossmoor 的社区,这里的华裔前辈将之命名为 “乐诗亩”。学者李宗仪、趙天池在搬到这里之后,结识了在此居住的许多华裔长辈,于是决心写下十四对华裔夫妇的故事,加上附录中的在社区里生活过但已经过世的两对,一共十六对夫妇。于是成就了《乱离何依:社区里的华裔长辈》这本重要的口述历史著作。

这些华裔前辈有的出自名门,也有普通人家的子弟。除去有幸来到美国之外,他们青年时代在中国的经历都很相似。惨烈的抗日战争和后来国共内战的炮火伴随着他们的青春。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在战乱中边逃难,边求学,最终离别父母,度过太平洋,怀着报效祖国的美好愿望来到美国深造。由于 1949 年中国政治变动,他们最终留在了美国。

断绝了家乡父母消息何经济来源的这些年轻人,在异国他乡依靠坚韧的意志和聪明才智,开创了令人赞叹的事业,也都建立了美满的家庭。对于隔绝在大洋彼岸数十年的父母亲人,他们都曾经想方设法援助,一旦政治环境允许,都返乡探望或到已经去世的父母墓前拜祭。他们当年都是孤身一人远渡重洋,如今大都子孙满堂。他们的后代也成就卓著,成为社会的中坚。有的在美国出生的儿孙辈又返回中国大陆定居工作。后代成材,并且不忘祖国文化,是他们在回顾人生时最为骄傲和欣慰的。

这些华裔长辈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以中国人的聪明勤奋、吃苦耐劳,在美国社会中赢得了应有的尊重和地位,为以后的中国移民闯出了一条路。了解这些前辈的人生轨迹、心路历程,特别是他们如何克服困难,在美国成功立足,对我们这一代以及后辈来说,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美国华人移民史中,对于书中这样的华裔前辈的记载不多。他们的人生故事可以算是对于华人移民史的一个补充,更能令当代及后代读者振奋舆钦佩。

  • 书名:乱离何依:社区里的华裔长辈
  • 作者:李宗仪
  • 编辑:趙天池
  • 中文纸本书出版日期:华夏人文出版社:2015 年 9 月
  • 格式:只限纸本书,只限繁体中文
  • 内容试阅

作者介绍:

这是本书作者李宗仪自己的话:“我出生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抗日战争跟我直接有关系的事是在 1941 年日本宪兵进入燕京大学把我父亲李欧抓走。以前我只是记得看到过一张他从宪兵队出来时满脸胡子的照片,却从来没有问过他那是怎么回事。直到父亲去世后多年,我为他整理出版纪念文集时找到了他写的《狱中三十三天》。这才得知他所受的苦难和日本侵略者的凶残可恶。我很庆幸他留下了文字的纪录,并由此认识到纪录个人历史对于后辈的重要性。当有些被访者说,讲这些旧事有什么用,子女和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感兴趣的时候,我就对他们讲这个例子。子女现在可能不在乎,但有一天他们想知道的时候,这个纪录应该在那里。故事不讲出来,就会永远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后辈永远无从得知。”

“本书正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自述,尽量保持每个被访者讲故事的语气。在第一次访谈时,我基本上只是聆听,偶尔会对时代背景或故事的细节加些提问,不带有任何立场。之后根据访谈录音整理成文字,核实订正历史时间的任务时间地点,以讲的故事为主线,将支离破碎的记忆片段一点点拼接起来,添加一些历史背景而成文。初稿经被访者审订、修改,然后再次访谈并讨论,重要的部分进一步挖掘。文稿修订后再次审阅修改,直至被访者认可最后定稿。”

“访谈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被访者说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事都记不清了。我告诉他们不要紧,不用深想就能说出来的故事肯定是这一生中最重要的,印象最深的事。记忆之门一经打开,后面的故事就源源而来。我碰到的另一个问题是,他们往往会说有些事就不要写了,好像是在吹嘘自己。这是典型的中国人的谦虚和低调。虽然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但他们讲的都是事实,他们自己以此而骄傲,我为他们骄傲,写出来,读者看了也会为他们而骄傲。这样的故事,在他们同意之下,我在书中尽可能地保留了下来。我确信故事讲得好听全靠细节。要让故事本身讲道理。我本无意做一本励志的书,但是很多故事却让我不能不为主人公在艰苦环境下的努力和坚持而感动。”

 

   
电书朝代:领先中文电子书出版的潮流
[繁體中文站] [简体中文站] [English Site]
 
电书朝代为澳大利亚 Solid Software Pty Ltd 所经营拥有 (ACN: 084 786 498)
Copyright 2012 eBookDynasty.net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