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書朝代:領先中文電子書出版的潮流

臉書專頁 Connect Me: Twitter 推特專頁 噗浪專頁 Connect Me: Blog 部落格 新浪微博 Subscribe e-Newsletter 訂閱電子報

     
繁體中文站
     
         
電書朝代
> 回到首頁
> 回到作家特寫:琳達.薩恩姿
 
電子書分類
> 文學小說
> 散文評論
> 人文科普
> 風格養生
> 家庭親子
> 專業職涯
 
讀者須知
> 訂購方式
 
作者須知
> 出版方式
 
電書朝代接受線上付款
 
電書朝代:2013 年七月駐站作家:琳達.薩恩姿 (Linda Sands):Q & A

問:可否請您簡述一下自己的創作歷程?您覺得自己為什麼要創作?

答:我有寫日記的習慣,也寫了許多年的日記。我發現,能把那些自己沒有審查過的思緒都記錄下來,其實很有療癒的效果,因為當我看見那些白紙黑字的時候,我就能看見自己的內心。我同時也寫了許多年的歌,不過最近很少寫了。

至於我自己的工作坊和培訓課程,所有的教材也都是我自己寫的,此外還有我為各種雜誌和新聞信所寫的許多文章和小故事。所有的這些寫作經驗都為我的第一本書的創作奠定了基礎,也是培養創作習慣的最好練習。

我自己覺得《你是一位天才!》的創作過程十分有趣,因為這根本是始料未及的一本書。當時我剛寫完一部專門為中國學生所寫的課程教材,名叫「掌握學習的藝術」(Mastering the Art of Study),我在紐西蘭,我的朋友和培訓助理楊蕾(她同時也是一位大學英語教師和譯員)則在北京盡力幫我推廣這個課程,等我前去開課。這是十月,而我預計抵達北京的時間是下一年的四月。楊蕾和我有一次透過長途電話討論課程的推廣事宜,她建議我寫一本書來協助推廣這個課程。我心想,這是個好主意,然而我同時也在想,「我怎麼可能在四月之前寫完一本書?」

在這同時,我聽了一些韋恩.戴爾博士 (Dr Wayne Dyer) 的有聲書,他是一位著名的美國作家和勵志演講人。他在有聲書中提到自己在遊歷歐洲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想寫一本書來紀念那些一生致力於教育群眾的人的偉大貢獻,也就是 2002 年出版的《悠遠的智慧:六十天的啟蒙之旅》(Wisdom of the Ages: 60 Days to Enlightenment) 這本書。讓我覺得驚訝的是,戴爾博士竟然決定在六十天之內撰寫六十位偉人的故事!他每天固定對一位偉人進行研究,找出自己想探索的方向,然後動筆寫這個人,直到把整本書寫完為止。

我覺得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但是這也讓我想到,「如果他能做這件事,我至少能試著動筆寫我自己的書吧!」所以我就開始寫了!到了那一年的耶誕節,我也把《掌握學習的藝術》一書的初稿完成了!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成果,也讓我發現,只要我下定決心努力去做,就真的可以有所成就。能在這樣短的時間裡寫出一本書,真的讓我大吃一驚。

這本書就是現在的《你是一位天才!》。這是楊蕾的建議,她覺得「輕鬆」的書名比較能夠吸引學生,所以當我建議「你是一位天才!」這個書名的時候,她馬上就同意了。

問:您覺得就文學作品而言,對您影響比較深的有哪些作家?

答:對我影響比較深的作家都是所謂的「勵志作家」。儘管我也讀過一些很棒的小說,勵志類的作品還是比較吸引我,因為作者提出的都是可以實際應用於生活中的智慧和建議。我喜歡這些作品所呈現的個人經歷,以及其他人的生命故事。這些作品也會提供許多有用的練習,不管是如何放鬆身心,還是如何增強記憶力,對於學習都非常有助益。

這些年來,我最喜歡的作家包括:露易絲.海恩 (Louise Hay)、韋恩.戴爾、桑德拉.雷恩 (Sondra Ray)、史都華.王爾德 (Stuart Wilde)、莎提.蓋萬 (Shakti Gawain)、尼爾.唐諾.瓦爾虛 (Neale Donald Walsh)、朗達.拜恩 (Rhonda Byrne)、艾斯特和傑瑞.希克斯 (Esther & Jerry Hicks)、傑克.坎菲爾德 (Jack Canfield)、艾克哈特.圖爾 (Eckhart Tolle) 等人。

問:您最近出版了《你是一位天才!》中英雙語電子書。您在這部作品中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答:《你是一位天才!》為學習過程的各個階段提供實用可行的策略,還有關於個人成長的許多觀念,對許多學生來說可能會比較新奇,例如個人的學習風格,和自我的積極對話,以及善用時間來想像並構建自我想要的未來。

問:您顯然是一個非常具有創造力、藝術性和精神性的人,這從您書中引用的各種小故事、您個人的練習瑜珈、和您在 YouTube 上發表的獨創歌曲〈內在〉(Within) 都可以看得出來。您認為這些個性方面的特色如何能夠幫助您面對生命中的各種動盪起伏?

答:沒錯,我確實有許多種策略來幫助自己度過人生的大風大浪。我每天進行冥想,至今已經有四十年了,這讓我每天都能保持冷靜和積極的態度。我同時也修習氣功,這能平衡我的精力。在保持積極樂觀這方面,凡事抱持肯定的態度也對我有相當大的助益。所謂「抱持肯定的態度」也就是我們可以告訴自己的各種積極、可信的話,這可以激勵我們的心志,給我們更多的靈感。比方說,「好事情一定會發生在我身上!」「人生和我站在同一邊!」「我的夢想必定會實現!」

我用來幫助自己的其他工具還包括了「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 NLP,又譯為「身心語言程式學」)的各種技巧,創作音樂,閱讀啟迪人心的書籍或聽相關的有聲書,散步和健行,寫日記或部落格,甚至跳舞。我在獲得啟迪的時候總是會比較好相處,我也喜歡這樣的自己,所以我儘量抽出時間來給自己安排這方面的活動。

問:您覺得就創作而言,特別是勵志型作品的寫作,作者應該注意什麼?

答:我認為,作者首先必須知道讀者需要什麼。楊蕾和我徵詢了我們的學生的意見,詢問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協助,然後我盡力來提供各種策略和工具來幫助他們,同時也加上其他有用的資訊。在這本書的翻譯過程中,楊蕾也問了許多學生對於書中各種練習的看法。與此同時,我覺得許多小故事都可以傳達重要的意旨,所以在書中引用它們是絕對必要的。這些小故事足以產生激勵人心的作用,敦促學生們思考,更能引發他們自己的想像力,勇往直前去面對人生的挑戰。

對我來說,一項巨大的挑戰便是如何讓這本書適用於各種不同的文化。我甚至把書中所有的 YouTube 連結刪掉了,因為它們並不適用於中國。這當然讓人很有挫折感,因為我用了相當多的 YouTube 錄像來傳達視覺方面的資訊,同時為我的論述提供證據支持。然而在中國,除非一般讀者都有所謂的「虛擬私人網路」(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否則他們在網路上是看不到 YouTube 的。

這次我在中國停留的時間比較長(至今我已經來過中國五次了),所以對中國文化又有了深一層的理解。楊蕾在跨越文化差異方面也提供了相當大的幫助,但是你還是可以看得出來,這本書是一個西方知識份子所寫的。

問:您在創作上有遇到困難嗎?如何克服?

答:主要的問題其實是時間和靈感——還有在同一時間能夠同時享受這兩者。在北京,我經常得坐地鐵或公車來回奔波相當長的距離,所以必須花很多的時間。我在這方面的應對辦法就是把自己寫過的內容列印出來,重新讀過,加以編輯,然後在地鐵或公車上繼續寫作。當然,我得先找到座位,也不能太疲倦。

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可以花許多時間待在家裡安靜的環境,腦中也有相當多的靈感。我想這就是作家的天堂了吧。至少我目前已經善用自己在這裡提到的策略,開始動手寫下一本書了。

問:您認為,在創作教育性的作品方面,最困難的步驟是什麼?

答:《你是一位天才!》不是一本教科書,也不能歸類到任何傳統的教育系統裡。因為我自己是「神經語言程式學」的培訓師,也是溝通技巧的講師,我在《你是一位天才!》這本書中所提供的所謂「教育」主要是:如何學習,保留自己學到的資訊,然後隨時隨地自由地加以運用。這方面的知識和技巧其實可以應用到任何主題上。至少在目前的中國教育系統裡,我不認為你可以在任何學校裡找到一本類似這樣的書。《你是一位天才!》主要是一本自我幫助、自我學習的書,專門為那些有志於出類拔萃的學生所寫的。

問:如果今天有人向您請教應該如何成為作家,您會提供什麼建議?

答:如果你也寫過論述文、信件、文章、或是日記,那你就已經是作家了。當你覺得有話想說的時候,做筆記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你可以稍後再把自己寫下來的思緒組織成簡明易懂的形式,然後加以編輯、改進。沒錯,做筆記絕對很重要。你可以隨身帶一個小型記事本和筆,把自己的靈感記下來。

問:您覺得以目前市面上的勵志型作品或科普類書籍而言,最想看到哪些方面有更進一步的發展與推廣?

答:我覺得最主要值得推廣的是,如何對自己更仁慈的藝術之類的書。我們通常都是最會批評自己的人,有時候我們甚至會認為,自我否定足以激勵我們的表現。我們之間大部份的人都是被這種看法養大的,然而你如果用邏輯來分析它,就會發現這種看法根本行不通。

比較能夠激勵人心的一種做法是,有人能在你確實表現良好的時候給你讚美,同時鼓勵你精益求精。這是不是比別人老是專注於你的錯誤,動不動就批評你,要好得多呢?你知道答案,不用我明說。

然而你如果還是不相信這一點,不妨想想那個北風與太陽的故事。北風和太陽想看看誰能先讓地面上的人把外套脫掉,北風吹了又吹,那人卻只是把外套裹得更緊,而太陽所做的只是放出溫暖的陽光,那人便很快地把外套脫掉了。

對於自我的批評和判斷,只能阻礙靈感和創造力。我們能夠為自己所做的最好的一件事,便是仁慈地和自我對話,就像我們和好朋友說話一樣。

問:您覺得就作者而言,透過電子書形式的出版有什麼利與弊?

答:我思考了這個問題,可以想到的優點包括:電子書的價格低廉;如果你有相關的閱讀硬體或軟體,就隨時都能閱讀;你不需要隨身攜帶一大堆沉重的書籍。

電子書的缺點包括:本身沒有形體,因此你不能包裝起來送人,在書店裡也買不到;除非你有相關的閱讀硬體,否則你得等到回家之後才能在電腦上閱讀;如果你想把書列印出來,實在很不方便。

 

琳達.薩恩姿歡迎各界讀者提出和創作有關的各種問題。請將您的問題寄到這裡,我們會把問題和答案在此一併公佈。

 

   
電書朝代:領先中文電子書出版的潮流
[繁體中文站] [简体中文站] [English Site]
 
電書朝代為澳洲 Solid Software Pty Ltd 所經營擁有 (ACN: 084 786 498)
Copyright 2012-2025 eBookDynasty.net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