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书朝代:领先中文电子书出版的潮流

新浪微博 噗浪专页 脸书专页 推特专页 博客 订阅电子报

     
简体中文站
     
         
电书朝代
> 回到首页
> 回到作家特写:马克罗林格
 
电子书分类
> 文学小说
> 散文评论
> 人文科普
> 风格养生
> 家庭亲子
> 专业职涯
 
读者须知
> 订购方式
 
作者须知
> 出版方式
 
电书朝代接受线上付款
 
电书朝代:2013 年八月驻站作家:马克罗林格 Q & A

问:可否请您简述一下自己的创作历程?您觉得自己为什么要创作?

答:我一向喜欢写作,却直到进入法学院之后才正式开始严肃的写作,后来身为律师和法学教授,写作便成为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我从教职退休之后,才有时间进行所谓的创作。我发现自己非常喜欢这种在法律专业的严苛范畴之外随意晃荡的自由,而在我原本就很喜欢的艺术和音乐之外,创作也成为我在生活中发挥创意的主要方式之一。

问:您觉得就文学作品而言,对您影响比较深的有哪些作家?

答:我很想回答诸如莎士比亚和海明威一类的 “重量级” 作家,事实上,对我影响最深的作家当然也是我最喜欢阅读的作家,他们的文字风格也是我最想模仿、甚至匹敌的。我一直很喜欢英国作家裴勒姆葛兰维尔伍德豪斯 (Pelham Grenville Wodehouse) 对于英语文字的精湛使用,还有他作品中那无所不在的幽默感。英国小说家爱德华佛德瑞克班森 (Edward Frederic Benson) 也可以归在同一类里,成就却没有伍德豪斯那么高。

我最喜欢的文类其实是神秘和侦探故事,其中呈现出无数诱人的谜团,整体风格却不是很暴力,这方面的杰出作家首先当然是阿嘉莎克莉丝蒂 (Agatha Christie),其次也包括美国作家玛莎葛兰姆斯 (Martha Grimes) 和英国作家桃乐西赛尔丝 (Dorothy Sayers)。至于在文字风格和幽默感方面,对我其他比较轻松幽默的作品(因此不包括《中国制末日记》一书)影响比较深的,则是美国作家唐诺伟斯特雷克 (Donald Westlake)。我一向尝试让自己的文字像上述这些作家一样清晰、诱人而优雅。

问:您最近出版了《中国制末日记》中文电子书。您在这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答:《中国制末日记》的创作有两个目的。首先,这本书是爱情故事、谋杀悬疑和政治惊悚的结合,希望能说一个好故事来娱乐读者。然而这本书同时也是一个政治性的宣言,或者可以说是一个警惕人心的故事,用意在于提醒读者:把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物质福利完全交给另一个国家控制,特别是有可能成为未来敌对势力的国家,这样做所冒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有许多作家讨论过美国对于中国的依赖,以及这两个国家在未来可能产生的军事冲突,然而几乎没有人提到一个我认为是相当明显的问题:如果美国把所有的工厂都关闭了,只是依赖中国和其他国家来提供几乎是所有的产品,那么这些产品的供应来源万一消失了,美国又该怎么办?美国消费者应该如何面对这种从别针到电视机、再到所有医药产品都消失无踪的状况?《中国制末日记》问的正是这个问题,也提供了至少一个可能的答案。

问:您本身具备法学背景,在这方面教了许多年的书,也在法律方面著作等身。您认为这些背景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帮助?

答:我先前提到过,写作是法律执业和法学讲授的一个重要部分,尽管这种写作并不能说是 “创作”。过去许多年以来的写作经验让我在技术上更为专业而成熟,而这方面的能力不管是对于何种形式的写作而言,都是相当重要的。我偶尔在法律和法学写作上也能运用创意,例如拟定考试问题,或是为年度法学期刊撰写幽默文章。这让我更有兴趣花时间和精力来在法学的范畴之外进行创作。

问:您觉得就小说创作而言,作者在建构情节、创造人物和经营意境方面,应该注意什么?

答:每个作家在创造人物、情节和经营意境方面都不一样。有些作家非常善于组织,在创作之前先拟好细部大纲,人物的个性发展也都规划完整,这方面可以运用所谓 story arc 或 character arc 的技巧,也就是具有连续性、分段显示整体发展过程的故事或人物个性主线。另外有些作家在开始创作的时候,对于情节和人物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然后随着故事的发展慢慢成熟。

我自己大概可以说是介于中间,创作刚开始时只有粗略的大纲,在创作过程中随时改变或增加情节(有时也会削删),最后的结果有时候连我自己也会感到惊讶。(比方说,在《中国制末日记》中,琳达原来只是一个辅助性的配角,而不是如今这个聪敏机智的女主人公。只不过,我在创造她这个人物之后,实在太喜欢她了,所以就改变了不少情节,把她保留为故事中心的一部分。)

我并不特别推荐哪一种做法,因为这完全要看每一个作家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当然还要取决于故事的类型。然而作家不管选择哪一种做法,整体的意境都应该一贯,情节应该有完善的组织架构,以便于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直到最后一页;故事中的各个主人公也应该具有可信的深度,让读者爱则深爱之,恨则痛恨之,或是对那些只为了存在而存在的配角一扫而过。

问:您在创作上有遇到困难吗?如何克服?

答:我和大部分的作家一样,也有完全写不出来的时候,这也就是所谓的创作瓶颈。我可能会不知道下一个故事要写什么,或者就算故事开了头,我可能不知道如何描写一个场景,或者单纯地连下一个句子都写不出来。通常我只是会搁笔,看看需要休息多久,然后再回头去写。如果当时正好在两本书之间的空档,我也会先去忙别的正事或休闲嗜好,例如玩乐器或做一些社区性的志愿工作。如果当时的故事正好写到一半,那么这种写不出来的僵局在散散布或骑骑自行车之后也可以获得解决。

我绝对不会做的事就是去强迫自己写作,到最后写出来的东西也只能删除掉(比这更糟糕的选择是加以保留,到头来却后悔不已)。我知道有些作家尝试把自己 “写” 过各种瓶颈,不管能写出什么东西都好,反正到时候总是可以删掉。不过我却宁愿耐心等待,直到我觉得自己再度产生创意,这才能继续创作。

问:您认为,在创作惊悚性的作品方面,最困难的步骤是什么?

答:我认为,在这方面最困难的步骤当然是保持整个故事的惊悚性,这也就是说,惊悚性的作品应该能在故事一开头就紧紧攫住读者,像云霄飞车那样带着他们穿越每一个紧张惊险的关头,故事的张力也越来越大。我认为,惊悚性的作品应该能同时建构悬疑感和急切感,如果可能的话,这种建构也能避免依赖任何陈腔滥调的情节和故技重施的创作技巧,毕竟读者早就看过这些东西成千上百次了。当然,要用新鲜的情节和技巧类建构故事的张力,到最后也能让读者喘不过气来,甚至在看完整本书之后还欲罢不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问:如果今天有人向您请教应该如何成为作家,您会提供什么建议?

答:我通常会对作家 (writer),也就是以写作为职业或消遣的人,和作者 (author),也就是以创作为志业而能有所出版的人,加以分别。要成为作家,我们当然应该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写作,例如写信、写文章或评论、写短篇故事等等。然而要成为出版作家,除了勤加写作之外,我们也必须是个好读者,随时观察并学习那些人们爱读的书、文章或故事的特点,也就是它们为什么能引人入胜,为什么能与众不同。有人说作家应该写自己熟悉的东西,然而同样重要(或许可能更重要)的是,我们之所以创作,必须是因为我们想创作,不管是因为眼前有一个特别让人感到热情的题材,还是因为这是我们特别喜爱的文类或风格。

当前有许多工作坊、学术会议、写作团体、以及指导书籍和文章,专门教人怎么写这种或那种作品,如何争取出版,如何成为自由作家,等等。这种 “专家” 性的建议有许多都毫无价值,有时候自相矛盾,前后不一致,甚至像骑瞎马的盲人问道于盲一样。所以我们所应该做的是进行选择性、批判性的阅读,尽可能找机会练习写作,创作的题材也应该是我们感兴趣或特别热爱的东西。

问:您觉得以目前市面上和美国的未来有关的各种书籍,特别是小说而言,最想看到哪些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与推广?

答:和美国有关的小说何止成千上万,从尖刻的批评到盲目的崇拜,不胜枚举。我认为,作家应该写自己最深切的感觉,而不去担心这种感觉会把美国描写成什么样子。当前也许没有太多作品致力于探讨美国能往好的一面发展的潜力,不过这可能是因为 “好新闻” 总是卖不过 “坏新闻”:批判型的作品总是比赞美性的作品更好卖。不过,不管怎么说,我相信美国之外的人对于美国的看法,有相当大的程度都是受到美国电视节目和社交媒体的影响,而不是透过文学作品,尽管后者才应该是最重要的了解管道。

问:您出版过纸本书,现在又出了电子书。您觉得就作者而言,透过电子书形式的出版有什么利与弊?

答:也许,以电子书形式出版的最大好处是,作者可以接触到一般纸本书所无法接触到的读者。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读者,现在都不看纸本书了,他们只依赖自己的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电子书阅读器来提供所有的阅读素材。电子书的价格同样也比纸本书便宜,这对潜在的读者同样会产生影响。还有,如果纯粹以电子书的形式出版,在时间上更快,在经费上也更为便宜,要更动内容也更快,更方便。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只以电子书形式出版,将会对市场中的另一群读者造成排斥,也就是那些只读纸本书的人。这表示一本书在出版之后不能在书店买到,不能在图书馆借到,更不能被人从书架取下来翻阅沉思,这都是电子书不能让人满意的地方。

对我来说,一本书只有到达了我能拿在手中翻阅的地步,才能真正算是出版。对我来说,一本书依然是一种独特的东西,而不只是单纯的文字组合。因此,最理想的状况应该是纸本书和电子书的同时出版吧。

 

马克罗林格欢迎各界读者提出和创作有关的各种问题。请将您的问题寄到这里,我们会把问题和答案在此一并公布。

 

   
电书朝代:领先中文电子书出版的潮流
[繁體中文站] [简体中文站] [English Site]
 
电书朝代为澳大利亚 Solid Software Pty Ltd 所经营拥有 (ACN: 084 786 498)
Copyright 2012 eBookDynasty.net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