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學習英語,最困難的往往不是強背字彙(儘管有時候那麼多同義異詞的字彙真的能令人抓狂),也不是聽說讀寫(只要保持恆心多加練習即可),而是要搞懂各種文法詞性。
名詞、代名詞看似簡單,但什麼是複合名詞、不定代名詞、指示代名詞和反身代名詞?形容詞、副詞和動詞應該不難吧,其間的變化又並非持續而固定,光是想記住那無數的「特例」就讓人頭痛。(特例如果實在是不勝枚舉,還能叫特例嗎?)更不用說是連接詞和介詞了,幾乎每一個詞都有特殊用法,錯之毫釐,差以千里。也許感嘆詞最討人喜歡,畢竟我們在學習英語時,腦中最常出現的就是大量的問號和感嘆號……
有鑑於以上的種種掙扎,《用英語思考:寫給學英語的華人》(Thinking in English: For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就是一本專門協助華人熟悉英語文法詞性的參考書,可以和中學、大學的課本配合使用。作者賈斯特.納奎 (Justus Nnakwe) 在書中提供了各種定義、範例和練習材料,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而不是單純用華語文法來練習英語。
的確,華語文法和英語文法有相當大的不同,作者希望透過《用英語思考》這本書中的眾多練習範例,引導並鍛鍊華語學生在學英語的時候就用英語文法思考,而不是試圖調整、甚至扭曲華語文法來習慣英語文法。作者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華語說「跟我來」,英語則說 Come with me。如果硬要逐字比對,我們也許可以說,「跟」的意思是 with,「我」代表 me,「來」則是 come,但是這樣做的壞處是,用華語文法思考的人會說 with me come,用英語思考的人則會說「來跟我」。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在學英語的時候完全摒除華語思考,也不必考慮英語文法和華語文法之間的差別,只要單純用英語文法思考即可。Come with me 就是單純的 Come with me,想到「跟我來」反而會造成更多困惑。
所以這就是《用英語思考》和一般參考書最大的不同:作者沒有因為讀者是華人就害怕在書中使用英語,也無時無刻不鼓勵華人學生注意華語文法和英語文法之間的巨大差異。一旦學英語的華人能體會到這兩種文法根本就是天差地遠的兩回事,就能擺脫潛意識裡總想用其中一種來幫助另一種的學習過程的想法,繼而在學英語的時候就直接用英語思考,聽說讀寫華語的時候也不會有意無意地借用英語文法來讓自己顯得有學問或文藝腔。
我們鄭重推薦《用英語思考》這本簡單明瞭的參考書。如果你也想熟悉英語文法詞性,就不要怕用英語思考。 |